????

欢迎访问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!
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  | 

????

当前所在位置: 学院首页 > 学术动态 > 正文
外国语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作学术讲座

114日上午,我院举办批评话语研究专题讲座,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辉教授以线上形式带来题为“批评认知语言学心理学实验方法导览与辅导”的学术分享。外国语学院部分中青年教师、2025级外国语言文学、学科教学(英语)、翻译、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全体研究生以及2024级、2023级各专业部分研究生以线下线上方式参加学习,讲座由学院院长李增垠教授主持。

张辉教授从批评话语研究的传统局限切入,指出当前的研究成果长期关注篇章特征分布,却对篇章特征的认知影响及实验方法运用不足。针对批评话语研究存在的缺乏实证、文本解读主观等问题,张辉教授介绍了“三角互证”方法,即运用多种资源来源或资料收集方法交互证实数据,以增强研究可信度。他提出,批评话语研究学者可结合语料库与心理学实验方法,探究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与接受问题,这一趋势与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密切相关,后者将“理想的读者”纳入考察,分析其在特定语境下对文本或话语的解读。

在实验设计部分,张辉教授深入讲解了被试内设计与被试间设计的特点及潜在问题。结合学术概念,通过基于话语空间理论的案例分享,探讨了新冠疫情中文新闻报道中话语趋近策略的特征,以及这些策略对真实读者感知和立场选择的认知影响。

 本次讲座张辉教授结合研究成果,系统阐述了批评话语研究“实验转向”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实践路径,分享了公共卫生话语分析的应用案例,并在会后解答了参会老师以及同学们在论文选题,调查问卷方面的问题,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以及推荐了相关书籍,从方法到应用多维度的讲解扩宽了师生学术视野,对推动外语研究的实证化、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。

 

专家介绍:张辉,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,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会长,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。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“汉语二语语法加工的神经认知与个体差异研究”。出版《认知转喻》(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)、《熟语表征和加工的神经认知研究》(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)、《批评认知语言学》(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)等学术著作和教材10余部;在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, Brain and Language, Cognitive Linguistics,《外语教学与研究》《现代外语》和《外国语》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。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、神经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研究

 

供稿人:庞家伟

图片来源:李远方

 

上一篇:青海师范大学“三江译源讲坛”第6期:翻译智能体的创建与应用

下一篇:外国语学院“三江译源讲坛”第五期:人机协同视域下学生智能翻译素养的发展路径